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收入的财税处理解析 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二 )


借:应交税费-待核销项目税费34500元(30*13%/1.13)
贷方: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500元 。
(3)每月未确认融资收入摊销
本案不明融资收益较大,应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而非直线法 。对于实际利率的计算,如果教材中常规的计算方法比较复杂和困难,用Excel表格计算相对简单 。如表-1所示:
表1
【说明】a .用IRR函数计算上表实际利率,计算结果为每月实际利率;b .由于增值税只有在约定付款时才有纳税义务,不需要考虑折扣,所以将现金流量和付款余额折算为不含税金额;c .期间现金流量金额0 =-850/1.13 =-752.21万元,表示现金销售金额视为现金流出;d . 1-36期现金流= 30/1.13 = 26.55万元 。
以未确认融资收入首次分配的会计分录为例:
借:未确认融资收入10.2万元 。
贷款:财务费用-分期销售商品融资收入10.2万元 。
以后各期的会计分录都是一样的,只是数字变了,这里就不重复了 。
2.税务处理和税收差异分析
根据税法规定,A公司在企业所得税中确认的收入应按合同约定的支付时间确认,因此本案涉及的分期付款销售的货物将分四年确认收入 。根据配比原则,成本也要随着收入分阶段确认 。
在会计处理上,根据会计准则,收入的实现是一次性确认的,成本也必须一次性确认 。此外,会计师还确认了一些融资收入是财务费用的抵销 。
因此,在纳税申报时应调整收入、成本和财务费用 。
比较各年度税务处理和会计处理结果的差异如下:表-2
表2
因此,需要纳税调整的会计科目涉及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财务费用等 。
3.2020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相关情况
第一步:填写A105020未按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纳税调整明细表,如表-3所示:

第二步:填写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如表-4所示:
【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收入的财税处理解析 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注:a .本期确认的与第22 (X)行未实现融资收益相关的财务费用为调整会计处理确认的财务费用;b .第30行的其他项目是调整费用差额 。
4.税务风险描述和控制
分期销售商品最大的税务风险是定金 。在商业活动中,签订合同收取定金是一种正常的民事行为 。定金是指当事人一方为保证合同的履行,按照合同约定向对方预先支付的一定数额的款项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和《担保法》,定金是一种债权担保方式 。定金是预付的,税法正好有预付的相关规定 。因此,税务机关、税务人员和纳税人对定金是否属于预付款有不同的理解和争议 。
虽然《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以分期付款方式销售商品的,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付款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收入确认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75号)也明确规定,货物提前销售的,在货物发出时确认收入 。
因此,定金是否属于预付款成为附定金条款的分期付款买卖合同能否分期确认收入的关键 。从目前媒体披露的税务稽查案例来看,税务机关都将定金视为预付款,所有按照合同约定分期付款时间确认纳税义务的企业最终都会受到处罚 。因此,企业在签订分期付款买卖合同时一定要注意措辞,原定金条款可以改为其他担保措施 。
分期销售商品的企业经济活动中涉及的合同、收款凭证、发货凭证、运输凭证等,应当作为经营活动的证明材料,存档备查 。
企业要做好纳税差额登记备查,认真记录每年的纳税调整情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