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打什么意思,成语什么什么什么打( 三 )


成语出处:宋·梅尧臣《打鸭》诗:“莫打鸭,打鸭惊鸳鸯 。”
打富济贫dǎ fù jì pín
成语解释:打击豪绅、地主,贪官污吏,夺取其财物救济穷人 。
例句:(李自成)在商洛山中打富济贫,笼络人心,故山中军事机密不易探明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二章)
趁火打劫chèn huǒ dǎ jié
成语解释:趁:乘机 。趁人家失火时去抢劫 。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 。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正是财动人心,他也不救火,他也不叫水,拿着那袈裟,趁哄打劫,拽回云步,经转山洞而去 。”
例句:等警察赶到时,那几个趁火打劫的流氓早已逃走了 。
打成一片dǎ chéng yī piàn
成语解释:形容感情融洽,成为一体 。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五:“老僧四十年方打成一片 。”
例句:扬弃知识阶级的绅士身分,提高大众的鉴赏水准,这样打成一片,平民化,大众化 。(朱自清《论通俗化》)
胡打海摔hú dǎ hǎi shuāi
成语解释:比喻经得起磕碰,不娇贵 。
例句:比不得咱们家的孩子,胡打海摔的惯了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
打抱不平dǎ bào bù píng
成语解释:遇见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帮助受欺负的一方 。
成语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五回:“不瞒两位说,老汉平生,最喜欢劫副教授济贫抑强扶弱抱打不平 。”
例句:他遇到不公平的事总爱打抱不平 。
打马虎眼dǎ mǎ hu yǎn
成语解释:故意装糊涂蒙骗人 。
例句:他这是打马虎眼,麻痹我们大伙儿,假充好人,想混过这一关去!(老舍《华实春秋》)
打闷葫芦dǎ mèn hú lu
成语解释:闷葫芦:比喻难猜解而令人纳闷的话或事情 。指猜测令人纳闷的话事事情 。
例句:(仙姑》恐泄漏天要,便掩了卷册,笑向宝玉道:“且随我去游玩奇景,何必在此打闷葫芦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
打破沙锅问到底dǎ pò shā guō wèn dào dǐ
成语解释: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
成语出处:宋·黄庭坚《拙轩颂》:“觅巧了不可得,拙从何来?打破沙盆一问,狂子因此眼开,弄巧成拙,为蛇画足,何况头上安头,屋下安屋,毕竟巧者有余,拙者不足 。”
没精打采méi jīng dǎ cǎi
成语解释: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
成语出处:清·曹雪琴《红楼梦》第八十七回:“贾宝玉满肚疑团,没精打采的归至怡红院中:”
打蛇打七寸dǎ shé dǎ qī cùn
成语解释:比喻说话做事必须抓住主要环节 。
例句:但做事也要“打蛇打七寸”才妙,你先生请上裁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四回)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sān tiān dǎ yú,liǎng tiān shài wǎng
成语解释: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
例句:体育锻炼要每天坚持,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
打退堂鼓dǎ tuì táng gǔ
成语解释:原指封建官吏退堂时打鼓 。现在比喻跟人共同做事中途退缩 。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左右,打散堂鼓,将马来,回私宅去也 。”
例句:我们做事一定要有恒心,不可以一遇到困难时,就打退堂鼓 。
【成语打什么意思,成语什么什么什么打】打凤捞龙dǎ fèng lāo lóng
成语解释:凤、龙:这里指人才 。比喻搜索、物色难得的人才 。
成语出处:元·朱凯《昊天塔》之一折:“也不须打凤捞龙,别选元戎 。”
打鸭子上架dǎ yā zi shàng jià
成语解释:比喻强迫去做能力做不到的事 。
一棍子打死yī gùn zi dǎ sǐ
成语解释:比喻认为没有丝毫可取之处而全盘否定 。
雨打风吹yǔ dǎ fēng chuī
成语解释:原指花木遭受风雨摧残 。比喻恶势力对弱小者的迫害 。也比喻严峻的考验 。
成语出处:唐·杜甫《三绝句》:“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 。”
例句: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钻天打洞zuān tiān dǎ dòng
成语解释:比喻利用一切机会钻营 。
例句:那边渔阳伯与郭掌柜摩拳擦掌的时候,正这边庄燕替章风孙钻天打洞的当儿 。(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二回)
打狗看主dǎ gǒu kàn zhǔ
成语解释:狗有主人,打不打它,要看给其主人留不留情面 。比喻处理坏人下事要顾全其后台的情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