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海的地理环境( 三 )


草海冬季温暖,气候宜人 。暮春时节,草海周围开放着大面积千姿百态、绚丽动人的杜鹃花 。
秋天的草海最美,湖中的水草在碧水中开出一朵朵、一串串、一片片的黄花、红花和白花,船行其中,花随水波浮动,如入仙境 。草海的冬天,则是观赏黑颈鹤等的最好季节 。
每当风和日丽,站在岸边极目了望,水天一色,烟波浩淼,苍花云树,鸢飞鱼跃,大雁横秋,使人心旷神怡 。草海不仅资源丰富,而且四时佳景,晴雨皆宜 。
登上城郊观海楼,周围层峦叠嶂,阡陌纵横,山村依稀 。湖中碧波万顷,水天一色,渔舟点点 。
有一蓬莱小岛,孤立湖心,林木郁郁,翠阁玲珑,蛱蝶穿花,人称“水上公园” 。草海周围居住着汉、彝、回、苗各族人民,每逢节日,各族群众在这里赛马、吹芦笙、唱歌、跳舞,十分热闹 。
草海不仅是开展旅游活动的好地方,而且是科学考察的理想场所 。国内外专家已对草海地区的地形、地貌、土壤、水文 、气候、水质、陆生植被、水生植被、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两栖动物、鱼类、鸟类、两栖爬行类等进行了考察,草海已成为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和国际鹤类基金会(ICF)关注的重点 。
5.威宁旅游资源包括哪些草海是贵州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海拔2171.7米,覆盖面积保持在30平方公里以上,以水草繁茂而得名 。区内有高等水生植物37种,其中海菜花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鱼类10余种,鸟类178种或亚种,其中27种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8种属中日候鸟协定保护鸟类,并为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的主要越冬地之一 。
草海四面青山环抱,林木茂密 。湖中盛产鱼虾、蒲草等水生动植物,栖息着 100多种珍奇水鸟,中国特有的高原候鸟黑颈鹤,每年都要在这里越冬 。主要保护以黑颈鹤为主的湿地鸟类 。草海素有“鸟的王国”之称,共有鸟类100余种、珍稀鸟类70余种,特别珍稀的鸟类有黑颈鹤、灰鹤、丹顶鹤、黄斑苇雉、黑翅长脚鹬和草鹭,还有大量的大雁和野鸭,是世界人禽共生、和谐相处的十大候鸟活动场地之一,是冬春观鸟,夏秋避暑的最佳选择地 。
草海冬季温暖,气候宜人 。暮春时节,草海周围开放着大面积千姿百态、绚丽动人的杜鹃花 。秋天的草海最美,湖中的水草在碧水中开出一朵朵、一串串、一片片的黄花、红花和白花,船行其中,花随水波浮动,如入仙境 。草海的冬天,则是观赏黑颈鹤等300余种鸟类的最好季节 。
草海四面青山环抱,林木茂密,水天一色,翠峰鹄立,草海西部有一孤岛叫“阳关山”岛上竹篱茅舍,鸡犬相闻,湖中白帆点点,波光粼粼,一片宁静淡泊的世外桃源景向 。草海东南水面有六洞桥及望海楼,沿桥烟柳长堤,垂柳依依,长堤东端有寺庙,相传吕洞宾曾到此一游 。
草海盛产鱼虾,水禽,蒲草等水生动植物,栖息着珍奇水鸟 。其中最多也最著名的有黑颈鹤和野鸭等 。
6.威宁历史沿革威宁彝族 *** 苗族自治县,是贵州省面积最大的民族自治县,贵州省直管县试点 。位于省境西北部,北、西、南3面与云南省毗连 。面积6295平方公里,人口约140.2万;其中彝、回、苗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23.1% 。县府驻草海镇 。[1]
威宁 。取威镇安宁之意 。
威宁彝族 *** 苗族自治县,夏为梁州西南域,殷周属鬼方西北隅,春秋时居蜀国南鄙,战国时为的夜郎西部莫国属地 。
秦时属象郡,以六冲河为界接蜀郡南壤 。
汉代属犍为郡;蜀汉时属朱提郡境 。
晋、宋、南齐,称南朱提郡;梁、陈时为南宁州所领,但实为土著豪族所据 。
隋代属卢鹿部 。唐代为羁縻小州,称宝州 。境内得胜坡为宝州所在地 。五代时为巴凡兀姑 。北宋时为绍庆府所领羁縻州之乌撒部;南宋时受控于大理国 。
元世祖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乌撒路;十五年(1278),改名为军民总管府;二十一年(1284),改置乌撒军民宣抚司,二十四年(1287),升为乌撒乌蒙宣慰司,属云南行省 。治所乌撒,辖地为今威宁、赫章等 。元顺帝后至元年(1335),改属四川行省 。
明洪武十四年(1381),乌撒降,授实卜乌撒土知府,隶云南布政使司;十五年(1382),置乌撒卫指挥司,隶云南都司;十六年(1383),乌撒府改隶于四川布政司;十七年(1384),升为军民府 。永乐十二年(1414),改乌撒卫隶贵州都司 。
清康熙四年(1665)平定水西安坤、乌撒安重圣 。五年(1666),改四川乌撒土府为威宁州,取威镇安宁之义,隶贵州 。二十六年(1687),以大定、黔西、平远三州隶属威宁府 。雍正七年降威宁府为州,属大定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