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文学常识阅读训练( 五 )


老将军眼里闪着泪花 , 举起手中的骨灰盒说:“摆渡的哑巴老人就是我的班长!……”河水忘记了流动 , 鸟儿忘记了飞翔 。
乡亲们哑了 , 渡河哑了 , 天和地都哑了 。风中扬起骨灰 , 漫天飞舞着一位红军战士的忠魂 , 缓缓地落入了河水中 , 落入这条他摆渡四十多年 , 记载(zài zǎi)他一生默默奉献的母亲河 。阳光下 , 洁白的桥身闪烁着三个大字:哑巴渡 。悠悠的河水在向你诉说一个永恒的故事 , 有位老红军生前在这里炸掉一座桥 , 摆了一辈子渡 , 死后又留下了一座桥 。
1、给文章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2分)
2、请用“√”从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和词语 。(3分)
3、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2分)
(1)微不足道 A.说 B.方向;方法;道理 C.用语言表示(情意)
(2)日复一日 A.重复 B.恢复 C.再;又
4、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哑巴老人外貌的句子 。(2分)
5、“……好像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句中的“这一切”指什么?(3分) 6、哑巴老人生病住院后人们为什么会怀念起他?(3分) 7、读了这篇文章 , 你觉得哑巴老人是个怎样的人?(5分)
语文: 把握重点 巧用方法 现在中考已经进入冲刺阶段 , 当前同学们对语文复习存在着这样 两种心态:一部分同学认为语文知识点繁多 , 而且中考侧重考查学生的课外迁移能力 , 考查课本的内容少 , 因此往往把精力投放在一些“速成”的科目上 , 复习语文时十分浮躁;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 , 认真复习课本的知识后 , 也做了大量的阅读题 , 考试却不见成效 , 感觉语文复习无从下手 , 于是干脆放弃.这些做法都是很不可取的.实际上 , 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一样 , 有自身的知识系统和复习规律.从前几年学生复习情况来看 , 在冲刺阶段 , 若能够按照老师的复习计划 , 复习形成知识网络 , 答题依据正确的技巧方法 , 稳扎稳打 , 考试前做到成竹在胸 , 考试中是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的. 那么 ,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 , 应该讲究哪些策略和方法? 下面结合我们学校老师在最后复习阶段的几点做法 , 简单谈谈: 首先 , 应认真“吃”透近两年中考题. 近两年的中考试题 , 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没有变化.试卷分为“积累”、“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四大板块.试题内容也保持相对的稳定 , 测试目的明确:从课内外名言名句的积累运用 , 到课内外文言文的阅读 , 再到课外现代文的阅读 , 最后是话题作文的写作.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 , 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 , 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近两年的中考试题 , 应该怎样分析?现仅就试卷的四大板块简单说明. 一、积累部分.考试的范围基本是初中教读篇目中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句.背诵复习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 , 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不但篇篇背诵 , 还要字字落实 , 尤其是平时默写时经常出错的字 , 更 要时时“温故”.切记:一字出错 , 满“盘”皆输. 二、文言文部分.课内文言文考试的范围是初中教读篇目.复习时一要抓好重点.根据考纲的考查范围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对复习内容进行取舍、侧重.一般考查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实词则常常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词语;对句子的考查则侧重于关键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对内容考查就与现代文基本相似.从字、词、句到文学常识以至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 , 都要拎出要点 , 总结规律.二要选好篇目.选取教读篇目中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 , 它们往往也是文言文中最典型的、知识的覆盖面最广的文章 , 这样复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近两年的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大多选择故事型的文段.内容比较浅显 , 考察内容基本与课内部分相似.做题时一定要注意与课内学过的课文或知识点相联系 , 注重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运用. 文言文阅读题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翻译类.此类题解答思路是: (1)粗知全文大意 , 把握文意的倾向性.(2)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 , 并逐字对应翻译 , 做好换、留、删、补、调.注意翻译时应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 , 这些字词往往是得分点.(3)还可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另外还要注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偏义复词等特殊现象.(5)若直译不通 , 则用意译.须根据上下文推导 , 不拘泥于原文结构 , 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推想.二是启示类.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思想倾向 , 抓住作者基本的感情立场 , 联系文章主要情节及主要人物 , 抓住评论性的语句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作答. 三、现代文阅读部分.要把握“考点” , 掌握答题技巧. 近两年的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大多是一篇偏重于议论的散文和一篇自然科学类的文章.因此 , 在最后复习中 , 在课外选段上应尽量多选取这两种类型的文章进行练习.另外 , 在阅读题目的设置上 , 一般都是按照“整体——局部——整体”的顺序进行考查.做题时要牢牢地记住:“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 , 答案只在原文中” , 同时这也是我们检验解答效果的唯一标准.任何文段的考查都侧重两个方面 , 一是信息的筛选 , 二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在阅读复习中 , 应该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 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的写作意图 , 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 , 首先弄清“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两个问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靠船下篙”——在原文中找线 索找答案.比如 , 整体感知类的题目 , 常常要求考生回答“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或者“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等问题.做此类题 , 答题时应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看标题 , 二看开头、结尾 , 三找议论、抒情的语句.这些常用的方法和思路一定要熟记于心.再比如 , 同学们认为最难回答的“理解句子含义及作用”这一类题目 , 我们可以这样作答:先观察句子的特点及位置 , 分析其在表意和结构上的作用;结合语境 , 抓住句子表达时最关键的词语 , 指出其语境意.此类题目考查的大多是那些在文章表达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 , 或是一些运用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的句子 , 所以分析把握句子的特点是做好此类题目的要诀.凡述种种题型 , 都有一定的解答思路和方法 , 所以做阅读题切忌盲目. 四、作文部分.“话题”作文仍然是今年考查的主流.在最后阶段要多读书看报 , 开拓自己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 , 并学习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 , 为写作积累素材 , 补充新鲜血液.虽学习比较紧张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