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用电规范 国家安全用电常识( 四 )


10、为了保障人身安全,避免发生触电事故,将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大地作电气连接,称为_保护接地_ 。它主要应用在_中性点不接地_的电力系统中 。
它的原理是利用_并联电路中小电阻强分流_的作用 。11、在中性点不接地的380/220V低压系统中,一般要求保护接地电阻Rd小于等于_4_Ω 。
12、大接地短路电流(其值大于500A)接地电阻一般不超过_0.5_Ω 。13、把电气设备平时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源中性线连接起来,称为_保护接零_ 。
它主要应用在_中性点直接接地_的电力系统中 。14、漏电断路器是一种高灵敏的控制电器,它与空气开关组装在一起,具有_短路_、_过载_、_漏电_、_欠压_的 保护功能 。
15、常用的屏护装置有_遮栏_、_栅栏_、_围墙_、_保护网_ 。16、同杆架设多种线路时,线路从上到下架设的顺序为_2,3,1_ 。
1.通信线路 2.高压线路 3.低压线路 17、新标准下,我国交流电路三相线分别采用_红_、_黄_和_绿_颜色标示 。18、绝缘性能主要性能为_电气性能_和_耐热性能_ 。
19、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有_Y_、_A_、_E_、_B_、_F_、_H_、_C_ 。20、触电事故一般具有_多发性_、_突发性_、_季节性_、_高死亡率_等特点 。
21、对触电者进行简单诊断,其实施的方法步骤为:1_将脱离电源的触电的触电者迅速移至通风、干燥处,将其仰卧,松开上衣和裤带_ 。2_观察触电者的瞳孔是否放大_ 。
3_观察触电者有无呼吸存在,摸一摸颈部的颈动脉有无搏动_ 。22、“假死”症状的判定方法为_看_、_听_、_试_ 。
23、对于_“胸外心脏挤压法”_的触电者,我们应采用“胸外心脏挤压法” 。24、对于有心跳而呼吸停止的触电者,我们应采用_人口呼吸_ 。
25、触电急救的要点是:_抢救迅速_和_方法得当_ 。26、脱离低压电源的方法可用_拉_、_切_、_挑_、_拽_、_垫_五个字概括 。
二、判断对错1、安全用电是衡量一个国家用电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 √)2、触电事故的发生具有季节性 。
( √ )3、由于城市用电频繁,所以触电事故城市多于农村 。( * )4、电灼伤、电烙印和皮肤金属化属于电伤 。
(√ )5、跨步电压触电属于直接接触触电 。( * )6、两相触电比单相触电更危险 。
(√ )7、0.1A电流很小,不足以致命 。(* )8、交流电比同等强度的直流电更危险 。
( √ )9、在任何环境下,36V都是安全电压 。( * )10、因为零线比火线安全,所以开关大都安装在零线上 。
( * )11、为使触电者气道畅通,可在触电者头部下面垫枕头 。( * )12、如果救护过程经历了5小时,触电者仍然未醒,应该继续进行 。
(√ )13、触电者昏迷后,可以猛烈摇晃其身体,使之尽快复苏 。(* )14、电气设备必须具有一定的绝缘电阻 。
(√ )15、胸部按压的正确位置在人体胸部左侧,即心脏处 。(* )16、当触电者牙关紧闭时,可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法 。
(√ )17为了有效地防止设备漏电事故的发生,电气设备可采用接地和接零双重保护 。(*)18在拉拽触电者脱离电源的过程中,救护人员应采用双手操作,保证受力均匀,帮助触电者顺利地脱离电源 。
( *)19、由于触电者由于痉挛,手指紧握导线,可用干燥的模板垫在触电者身下,再采取其他办法切断电源 。( √)20、抢救时间超过5小时,可认定触电者已死亡 。
( *)三、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在以接地电流入地点为圆心,( D) m为半径范围内行走的人,两脚之间承受跨步电压 。A、1000 B、100C、50 D、202、50mA电流属于(C ) 。
A、感知电流 B、摆脱电流C、致命电流 3、在下列电流路径中,最危险的是 (A ) 。A、左手—前胸 B、左手—双脚C、右手—双脚 D、左手—右手4、人体电阻一般情况下取 ( C)考虑 。
A、1-10Ω B、10-100ΩC、1kΩ-2kΩ D、10kΩ-20kΩ5下列图示,三孔插座(正向面对)安装接线正确的是 D。A、B、C、D、6下列导体色标,表示接地线的颜色是 D。
A、黄色 B、绿色C、淡蓝 D、绿/黄双色7、检修工作时凡一经合闸就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断路 。
1、照明开关为何必须接在火线上? 如果将照明开关装设在零线上,虽然断开时电灯也不亮,但灯头的相线仍然是接通的,而人们以为灯不亮,就会错误地认为是处于断电状态 。
而实际上灯具上各点的对地电压仍是220伏的危险电压 。如果灯灭时人们触及这些实际上带电的部位,就会造成触电事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