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盘点近两年“国家重大专项”:170所高校承担883个项目!

高校|盘点近两年“国家重大专项”:170所高校承担883个项目!

文章图片

高校|盘点近两年“国家重大专项”:170所高校承担883个项目!

文章图片

高校|盘点近两年“国家重大专项”:170所高校承担883个项目!

文章图片

高校|盘点近两年“国家重大专项”:170所高校承担883个项目!

文章图片


在公众话语系中 , 大学如果没有承担国家级大科研项目 , 却说实力如何强大、层次如何高档 , 那是无人相信的 。 能够承担国家级大科研项目 , 既表明具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超强的科研能力 , 又说明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一定的话语权 。 对于理工科来讲 , 国家级大科研项目是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的标配 。
国家级大项目 , 原来一般是指963计划项目和973计划项目 , 现在则是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或是国家重大专项中的项目 。 那么 , 哪些高校承担“国家重大专项”项目数量最多呢?这难以有准确数据 , 但可以看一看2020、2021年两年的情况 , 从中一窥高校科研实力和办学档次 。 这对于高考填报志愿和考研都具有参考价值 。 #高考择校#
(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与国家重大专项 。 许多人搞不明白两者之间的关系 , 本文做了一点功课 , 大致明白了 。 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金管理办法》阐述得较为清晰 。


第二条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下简称重点研发计划)由若干目标明确、边界清晰的重点专项组成 , 重点专项采取从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全链条一体化的组织实施方式 。 重点专项下设项目 , 项目可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下设课题 。 重点专项实行概预算管理 , 重点专项项目实行预算管理 。

看明白了吗?两者之间是包含关系 。 这一条的文字内容分为三个层次 。 第一个层次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由重点专项构成;第二个层次 , 重点专项又分为若干研究项目;第三个层次 , 研究项目之下又分为课题 。 这就是说 , 对于科研机构来讲 , 具体承担的是重点专项项目或其下的课题 , 但都属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范围 。

不过 , 上述管理办法中所说的重点专项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的重大专项应该是同一概念 。 纲要确定了16个重大专项 , 涉及信息、生物等战略产业领域 , 能源资源环境和人民健康等重大紧迫问题 , 以及军民两用技术和国防技术 。 为了叙述和阅读时的方便 , 本文统一使用“国家重大专项”这个概念 。

(二)近两年 , 高校承担了半数以上的国家重大专项项目 。 在承担国家重大专项项目方面 , 已经形成科研院所、各类企业与高等院校协同攻关的模式 , 但高等院校所承担的具体项目数量明显多于科研院所和各类企业 。 比如 , 2021年公示 , 拟立项1132个国家重大专项项目 , 142所高校获批647项 , 占比57.16% 。 2020年公示 , 拟立项527个国家重大专项项目 , 97所高校获批236项 , 占比45% 。
两年合并计算 , 全国共计拟立项国家重大专项项目1659项 , 其中高校承担883项 , 占比53.22% , 超过半数 。 其中 , 39所“一流大学”高校承担542项 , 61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承担211项 , 70所“双非”高校承担130项 。

(三)近两年 , 100所“双一流”、70所“双非”承担了国家重大专项项目 。 本文经过统计发现 , 最近2年 , 其有170所高校承担了国家重大专项项目 , 包括“双一流”100所 , 双非高校70所 。 这个数据实际上是高校办学档次和科研实力的具体体现 。 “双一流”高校属于科研与教学并重 , 科研能力比教学型院校突出 , 自然能够获批和承担更多的科研项目 , 这与“双一流”建设目标相吻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