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造假|除非万不得已,否则研究生不能轻易犯“抗上”的低级错误

学术造假|除非万不得已,否则研究生不能轻易犯“抗上”的低级错误

文章图片

学术造假|除非万不得已,否则研究生不能轻易犯“抗上”的低级错误

文章图片

学术造假|除非万不得已,否则研究生不能轻易犯“抗上”的低级错误

文章图片

学术造假|除非万不得已,否则研究生不能轻易犯“抗上”的低级错误

文章图片

学术造假|除非万不得已,否则研究生不能轻易犯“抗上”的低级错误

文章图片


01

记得网络上曾经流传一封长达123页的举报信 , 这是原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名为吕翔的硕士研究生 , 实名举报其原导师张裕卿学术造假 。
此消息一出 , 立即占据了各大学术类公众号的头条位置 。
我们在为吕翔的勇气点赞 , 为其导师学术造假所不齿的同时 , 有几个现实问题摆在了很多研究生的面前:
问题一:自己的导师是否也存在学术造假?
问题二:那我们是否也要像吕翔那样 , 不顾一切去检举导师的恶劣行为?
问题三:我们是否以此事件为蓝本 , 时不时地与导师“冲突”一下 , 让TA也知道我们这些作学生的厉害?
我想 , 每位研究生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
此次举报事件有一个细节 , 值得大家去注意到了:吕翔说自己是等到与原导师相关的学生全部毕业之后 , 他没有顾虑才进行实名举报 。
这样看来 , 他也是经过权衡利弊、反复思量之后才付诸行动的 。
【学术造假|除非万不得已,否则研究生不能轻易犯“抗上”的低级错误】因此 , 我个人所持的观点是:
只要导师没有触犯法律道德底线的事 , 且并不是人品作风问题特别大 , 师生之间不至于翻脸 。
除非迫不得已 , 研究生千万不能犯“抗上”的低级错误 。

02
参加过饭局的研究生 , 也许听到过这样一句戏言:“导师酒不敬 , 早晚是心病 。 ”
仔细想一想 , 其中还颇有几分道理 。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了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该理论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 , 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

生理需求是维护生存的最基本的需要 , 包括衣、食、住、行、睡和性的要求等 。
安全需求是维护生命安全 , 摆脱失业和财产等威胁的要求等 。
社会需求可以归纳为归属和社交等 。
尊重需求包括自尊和被人尊重等 , 其中 , 被人尊重就是要求有名誉和威望 , 可看成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赏识、关心和高度评价 。
自我实现需求是指在现实环境中希望有实力、有成就、能胜任和有信心 , 以及要求独立和自由 。
而不同层次的人对这五种需求的指数是不同的 。
在物质生活得不到保障的阶层里 , 生理需要的指数占据首位 , 因为他首先关心的是有吃的、有住的、有穿的、能成家立业等 。
连饭都吃不饱的人 , 他首先考虑填饱肚子 , 首先需要的是解决温饱问题 , 而不是是否受人尊敬 。
然而 , 对于物质生活和工作、财产安全得到保证的阶层 , 考虑的就是获得尊重等精神方面的需求 。
研究生导师无疑都是属于这个阶层的人 , 特别是又处于受到学生尊敬的环境中 , 他们尊重需求的指数非常高 。
所以 , 在现实的实验室中 , 时常出现这样一种令人有些不可思议的现象:

有的研究生科研水平一般 , 但善于在导师面前吹吹拍拍 , 鞍前马后忙个不停 , 极大地满足了导师的“尊重需求” , 深得导师欢心与喜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