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讨论|寒假“神兽”归家 如何陪伴不“费”爸妈?

资料图片
【进行讨论|寒假“神兽”归家 如何陪伴不“费”爸妈?】本报采访人员 楚 燕 通讯员 陈 鹭
“好累啊 , 假期还得陪玩 , 不陪心里又过意不去……”放寒假了 , 神兽回归家中 , 对父母来说 , 亲子相处时间多了 , 但可能更累了 。 如何避免假期前半段母(父)慈子孝 , 后半段鸡飞狗跳呢?厦门心理援助热线专家为您支招 。
“很多家长结束一天繁忙的工作已非常疲惫 , 希望到家后能直接躺平歇会儿 , 但精力充沛的孩子正在等着你陪伴 。 如果孩子的需要没有被满足 , 就容易闹情绪 。 现在大多数父母内心还是希望能为孩子提供更多的爱和陪伴 。 ”厦门心理援助热线咨询师肖菊平认为 , 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 , 时间充足并不一定是决定性因素 , 更重要的是陪伴质量上的稳定和充足 。 要如何做到高质量的陪伴呢?
首先 , 在陪伴孩子时尽可能地保证我们是在当下的 。 在你安排了陪伴孩子那段时间里 , 需要暂时放下手上的事情 , 放下手机 , 此时此地 , 跟孩子在一起 。 建议爸爸妈妈在下班之后可以先留给自己半个小时的时间 , 把工作上的事情清一清 , 尽可能地把这些事从自己的注意当中移出 。
其次 , 通过互动满足孩子的陪伴需要 。 互动是一种有来有往的过程 。 不同年龄段互动的需求和形式可能会不一样 , 但最根本的一个要素是要有来有往 , 有情感和信息两部分交流 。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 , 很多时候我们其实是陪玩 。 在跟孩子一起游戏玩耍的过程中 , 可以尝试跟孩子玩一些有组织的游戏 , 比如过家家、玩彩泥、画画 。 家长实质性地加入到了孩子的活动当中 , 完成了信息上的交流和情感上的互动 。 对于大年龄的孩子 , 可以对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和活动进行讨论 , 并一起制订互动的形式 。
最后 , 在充分的高质量陪伴之下 , 帮助孩子学会独处 。 比如说做一些短暂分离的训练 , 可以先从妈妈上厕所入手进行训练 , 告诉孩子妈妈去厕所 , 结束了就回来 , 每次都兑现承诺 。 通过分离训练 , 孩子能够逐渐练习独处和独自玩耍 。 这种训练要在孩子与妈妈分离期间的情感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后才能有效进行 。
肖菊平表示 , 亲子陪伴的关键不在于时间长短 , 而取决于在场、当下、同步、回应 。 父母有意识地调整和学习 , 能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