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具体时间是几时几分? 冬至是几月呢( 二 )


冬至饮食吃什么?
民间认为“气始于‘冬至’”,所以这是养生的最佳时机 。“冬至”弥补了这一点,一年充满活力 。”
罗建议,进补时要注意“滋肾防寒”,多吃羊肉、山药、莲子、大枣等食物 。,可温阳补肾壮骨,滋阴益气,从而增加热量 。为了适应冬天“万物休息,阳气藏于内”的规律,建议遵循“早睡晚起,静待阳光”的原则,以便给自己充电 。午休后阳气旺盛,是运动养生的最佳时间,但强度要适中,以微微出汗为原则 。“冬至”养生,重在养心,要心平气和,乐观流畅,不为琐事烦恼,防止早衰,要保持旺盛精力,才能延年益寿 。
冬至时,中国南方和北方有不同的习俗 。经过历史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时令饮食文化 。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地方,有在冬至大吃大喝的习俗 。北方大多数地方都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吃饺子也成为了大多数北方中国人冬至的习俗 。古人过冬至,冬节是“一年八大节”之一 。冬至有很多种食物 。
羊肉汤
据说冬至吃羊肉的习俗始于汉代 。人们在冬至吃羊肉和各种滋补食品,以便来年有个好兆头 。现在在山东滕州,这一天被称为数九 。节前会给长辈送羊肉等礼物,家家户户都会喝羊肉汤,这对个人、长辈、家庭都是一个好兆头 。
汤圆
在长江以南的一些地区,吃汤圆很受欢迎,意思是团圆 。冬至每天早上,家家户户都要磨糯米粉,用糖、肉、蔬菜、水果、萝卜丝等 。作为馅料做成冬至球,不仅被家人食用,还赠送给亲朋好友作为祝福的信物 。其实,冬至吃汤圆在江南更为常见,民间还有一种说法是吃汤圆要大一岁 。
做法是将绿豆、红豆、糖冬瓜、芋头分别煮熟或蒸熟,去皮后加入白糖、芝麻、熟猪油等调料做成四种甜馅,将饺子皮包成四种不同的馅心,并做好标记 。用糖水煮四种汤圆 。每碗一个不同馅料的饺子 。
在江南水乡,除了吃汤圆,还有冬至晚上全家人聚在一起吃红豆糯米饭的习俗 。相传,共工一家天资聪颖,生性邪恶,于冬至去世 。在那之后,他变成了一个瘟疫幽灵,继续残害人民 。然而这种瘟疫鬼最怕红豆,所以人们在冬至煮红豆饭来击退瘟疫鬼,预防灾害和治疗疾病 。
水饺
每年冬至,无论贫富,饺子都是中国北方必不可少的节日大餐 。俗话说“十月一日冬至到,家家户户吃饺子 。”相传医圣张仲景退休后回到家乡时,看到了怕冷的百姓,便用羊肉、一些祛寒的药材和面,做成一种药叫“祛寒焦耳汤”,送给百姓 。后来,每到冬至,人们就模仿着吃,形成了一种习俗 。
酿酒
姑苏地区非常重视冬至这个节气,姑苏地区有句俗语:“冬至如新年” 。传统的姑苏人在冬至晚上喝冬酒 。冬酒是一种米酒,用桂花酿造,香气宜人 。冬至之夜,苏州和江苏的人们在冬天都会喝葡萄酒,同时还会配上红烧牛羊肉等各种炖菜 。在寒冷的冬天,冬季酿酒不仅可以驱寒,还可以寄托姑苏人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
马尾
马埃是浙江和江西的特产,也是福建人的传统小吃,是福建人的祭品 。适合蒸、炒、火烤或阴干后用沙炒 。马孜也是闽南有名的小吃,其中杜英南安最有名 。其原料有糯米、猪油、芝麻、花生仁、冰糖等 。香辣饭香甜可口,吃了肚子饿了,又甜又滑,又软又韧,还有点冰 。成品为亮白色,光滑、坚韧、透明 。
冬至面
“吃冬至面,一日长一行” 。在安徽合肥,冬至吃面条的习俗与节气、气候和农耕有关 。冬至过后,是九个寒冷的日子,每隔九天,就是九天 。在滴水成冰的严冬,吃一碗热鸡蛋和挂面可以算是冬至 。
东街丸
潮汕民间谚语说:“冬节大如新年”,“冬节未归无祖” 。意思是出门的人无论如何都要在冬至回家祭祖,否则就没有祖籍的观念 。海峡两岸同胞都非常重视冬至,把它当作团圆的节日 。在潮汕,有一句民间谚语“冬节丸”,俗称“加年” 。客家人认为冬至的时候水的味道最醇香,所以在冬至的时候酿酒成了客家人的一种习俗 。广东人也在冬至吃烤肉和姜饭 。这一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冬至“添菜”吃肉的习俗 。
台湾省现代著名学者林再复在《闽南人》(闽南称冬至为冬节)一书中,对台湾省冬节的日子进行了描述 。“每个家庭都应该在冬至凌晨祭拜祖先.....从大门、小门、窗门、仓门、床、柜、桌、井、厕所、牛舍和猪圈,一到冬至可以将一两粒粮食倒圆,祭奠一番,以求
桂圆烤蛋
冬至是古代的大节日,嘉兴更注重冬至 。俗话说“冬至大如年”,古老的风格得以保留 。据《嘉兴府志》(卷三十四,风俗)记载:“冬至前,冠盖相庆,如元旦之礼” 。提倡冬至进补,有红豆糯米和人参汤;木耳、核桃炖酒、桂圆煮鸡蛋等 。[26]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