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关于生物的复习策略5篇( 六 )


四、忌“重死记硬背 , 轻能力培养”
很多学生乃至部分教师往往认为生物学的内容大多属于记忆性的 , 复习时只要下功夫死记硬背就行了 。结果在考试中 , 一旦遇到稍微灵活一点、陌生一点的题目 , 便感到无从下手 。分析其原因 , 并不是学生没有记住知识本身 , 而是对知识缺乏深刻理解 , 缺乏灵活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至于那种“猜题押题” , 划分“重点题目”的复习方法 , 就更偏离了正确的复习方向 。因此 , 复习时 , 一方面要求学生需要对教材的知识深刻理解 , 牢固记忆 , 更应该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决不能以背代教 , 轻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 应多向学生传授一些复习方法和解题技巧 。
五、忌“重难轻易 , 重大轻小”
难题、大题和易题、小题在复习考试中各有其作用 。一般来说 , 易题和小题偏重于打基础 , 主要是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查;而难题、大题是建立在易题、小题的基础上 , 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从几年的生物会考试题来看 , 选择题占了整个试题的一半 , 再加上填空题 , 小题占的比重就更大了 。究其原因:一方面 , 小题目在考查知识 , 扩大考查的覆盖面方面 , 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 , 在改变死记硬背 , 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增加试卷的客观性等方面 , 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 , 在总复习时 , 应当立足于以小题、易题打基础 , 以大题、难题促提高 , 从而提高整体复习水平 。
六、忌“重数量 , 轻质量”
在复习中 , 设计适量的练习题 , 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所复习知识的掌握和巩固 。但在设计练习题时 , 有的教师往往只注重练习题的量 , 搞“题海战术” , 而忽视了练习题的质 , 这是不妥当的 。一道好的题目 , 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 提高他们的辨析、运用能力 , 启发他们举一反三、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相反 , 一道不科学、不严密的题目 , 会把学生引向“歧途” , 不利于对已学知识的掌握 。因此 , 在复习中选择练习题时 , 一定要重视题目的质 , 坚持精选、精练、精评 , 使每一次练习都能有所收获 , 而不能浪费学生宝贵的复习时间 , 影响复习效果 。
总之 , 只要我们在生物会考复习中注意发挥好的经验注防止出现文中的问题 , 就能提高复习效率 , 使学生取得较好的成绩 。
高考关于生物的复习策略篇5
1.分类整理法
有很多章节存在大量的概念或某些结构 , 将这些概念或结构分类整理尤为重要 , 否则会显得比较混乱 。
如复习到细胞器的时候 , 可以用不同的标准将这些细胞器进行分类:有无膜结构(单层膜和双层膜)、有无核酸或遗传物质、是否与能量转换有关、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细胞器、动植物细胞中作用不同的细胞器、能否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水、是否含有色素等 , 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掌握这些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再如遗传规律部分 , 可以按照性状类将众多的概念进行分类 , 找出不同概念之间的区别和内在联系 。
再如染色体、染色体组、二倍体、单倍体和多倍体等 , 通过分类比较可以切实掌握其内涵 。
2.图解归纳法
如果说分类整理法适合于掌握概念 , 那么图解归纳法就适合于掌握原理和规律类知识 。
如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细胞增殖、基因表达和高等动物的生命调节过程等知识就适合于用该种方法进行复习 。
其实高考题中就有很多图解类题目 , 如果不掌握读图的方法就很难自如地解答这类题目 。那么如何读图呢?
首先 , 要知道图解中的结构和物质的名称 , 如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的图解中 , 有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等结构 , 以及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SH(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等物质;
然后 , 再分析结构和物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下丘脑分泌的TRH作用于垂体 , 垂体分泌的TSH再作用于甲状腺 , 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再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 。同学们要养成一个习惯 , 就是遇到过程类的知识 , 即便教材中没有图解 , 也可以尝试着将这个过程用图解的形式表示出来 。同时要对图表累知识要进行整理、归类 , 如:坐标曲线图、坐标直方图、流程图、模式图、概念图、显微摄影图、饼状图、表格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