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喝酒也不抽烟 , 在这个世界上混迹了五十多年 , 一步步远离了肉食葱蒜 , 生活越过越简单 , 但也保留了一个爱好 , 就是喝茶 。
从记事开始就喝茶了 , 倏忽半辈子 , 从最原始的茶喝到各种流派的茶再回到最质朴的茶 , 在舌尖上洗尽铅华 。
点茶焚香本是风雅文人的韵事 , 我说从小就开始喝茶 , 似乎是“附庸”的太早 , 一个小屁孩哪里懂得什么喝茶?但我确实五六岁就跟着大人们喝茶了 。
厚道的民风 , 好一幅瓜棚野茶图我出生在临汾的安泽县 , 在当地 , 喝茶历史悠久 。俺们常说 , 不喝大叶茶 , 不能算地道的安泽人吧?
大叶茶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 不管家里有没有客来 , 少者一天一壶 , 多者一天两壶三壶 , 再正常不过 。比如父亲 , 在安泽工作几十年 , 他有了茶瘾 。每天午后睡起 , 母亲必然已经烧好一大暖壶开水 , 一壶酽酽的茶水喝足 , 老人家才能精神抖擞地去打理他的宝贝菜地 。
安泽人很少有干坐着说话的 , 不管去了谁家 , 也不管认识不认识 , 主家都高高兴兴地给沏茶 , 这是淳朴厚道的民风 。大叶茶家家必备 , 客来坐定 , 主家要做的第一件事 , 就是洗壶抓茶 。
忽然想起早年的时候 , 有的人家没有暖壶 , 来客泡茶急用开水 , 他们用过爨子 , 白铁或铜做的 , 像一截烟筒 , 有个把儿 , 插在炉火口 , 烧水极快 。
开水来了 , 热气腾腾直冲入壶 , 然后再斟茶 , 边喝边聊 , 这是安泽每天随处可见的光景 。
有关大叶茶的记忆 , 印象最深的是 , 高中毕业那年骑车到唐城 , 过了和川 , 日高人渴 , 唇焦口燥 。忽然看见河滩的瓜地边上 , 有几个老汉在棚子底下喝茶拉呱 , 怯怯地上前 , 表示想讨一杯茶喝 。几个老汉热情招呼 , 说瓜不能白吃 , 茶管饱喝!
当时几杯下肚 , 那叫一个解渴 , 叫一个痛快!
多少年了 , 忘不了那一幕 。后来读历史 , 每说到盛世太平景象 , 我的脑子里就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瓜棚野茶图” 。
朴素的茶道 , 没有“七分满”之说喝茶有了历史 , 自然就有了文化、有了道 。
总结安泽茶道 , 最精髓的 , 是简单 。
简单到何种程度?一个壶几个杯 , 烧来开水就能过茶瘾 。早些年 , 有人家甚至连茶壶也买不起 , 用一个带盖的搪瓷缸子权当壶来泡茶 。虽然倒茶没那么利索 , 也烫手 , 但茶毕竟是喝上了 。
现在日子好过了 , 茶器本可以很讲究 , 但安泽人并不在外道上下功夫 , 要的是味道 。
而且简单并不表示简慢 , 相应的工夫还是自然而然地存在着 。
客人入座 , 先洗壶 , 就算茶壶很干净 , 也用开水烫一道 。
接着温杯 , 茶杯在安泽 , 俺们只叫茶碗儿 , 早年流行那种单耳白瓷碗儿 , 这两年不多见了 。大叶茶要趁热喝 , 茶碗儿太凉不行 。温杯既是礼敬 , 也是需要 。
接着投茶 , 抓一大把茶入壶 , 少了实在显得小家子气 。
接下来注水 , 必须是滚烫的开水才好 。
开水入 , 坐壶片刻 , 俺们叫“焖一焖” 。
然后要复壶 , 倒出一碗儿茶后再打开盖倒回壶里 , 使茶汤上下翻腾 , 更均匀 。
接下来正式斟茶 , 茶碗摆开 , 从第一碗开始并不倒满 , 主家得根据经验 , 把茶汤分匀 。壶中水尽 , 马上加水 , 再依次给各茶碗儿中斟茶 , 直到加满 , 客人就可以喝茶了!
注意 , 安泽人的茶是加满的 , 这里没有“七分满”之说 , 茶碗儿不满是对客人的不敬!所以 , 客人只要喝一口放下茶碗 , 主家眼观六路 , 必须给客人随时加满 。这里确实有古风的遗存 , 走了不少地方 , 都未曾见过 。
推荐阅读
- 大叶伞怎么施肥好 大叶伞怎么施肥
- 大叶伞和鹅掌柴 大叶伞与鹅掌柴有什么区别
- 大叶女贞小苗价格 2020年大叶女贞树苗最新价格
- 女贞树有什么风水作用 大叶女贞树几年开花
- 大叶黄花梨多少钱一吨 黄花梨多少钱一吨
- 大叶黄杨和冬青区别图 大叶黄杨和冬青区别
- 15公分大叶女贞价格 16公分大叶女贞价格多少钱
- 2020年大叶红花刺槐价格多少 2020年大叶红花刺槐价格
- 大叶黄杨价格贵吗 大叶黄杨值钱吗
- 大叶女贞插枝能育苗吗? 大叶女贞移栽用带土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