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万亿电池市场再生巨变!8月25日 , 工信部表示将支持钠离子电池成果转化 , 引导钠产业高质量发展 。

文章插图
无独有偶 , 早在7月29日动力电池霸主宁德时代就发布了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及锂钠混搭电池包 , 并表示将在2023年形成基本产业链 。 前有巨头出手 , 后有政策助攻 , 钠电池大有成为资本新宠的迹象 。 碳中和大背景下 , 新能源车所用的锂电池已是全球公认的“新石油” , 为何又杀出个钠电池 , 新能源车行业会否因此大变天?壹 宁德时代市值登上万亿之巅 , 并宣布582亿元巨额融资时 , 我们就提到这包含了电池霸主深刻的技术焦虑 。 全球发展电动车是肯定的 , 但用啥电池并不确定 , 技术一直在迭代 。 目前主流技术当然是锂电池 , 此外还有氢能源、固态电池以及钠电池等候选 。 为啥有这多候选技术?因为锂是稀缺资源 , 最终会走向类似石油的衰败宿命 。 作为电动车动力灵魂 , 锂资源在地壳含量仅0.0065% , 储量不算丰富 , 而且空间分布极其不均 , 超70%的锂资源分布在澳大利亚 , 智利、阿根廷等南美国家 。 我国锂储量占比6% , 但大部分分布在青藏高原上的盐湖里 , 提取困难 , 所以目前我国80%锂资源依赖进口 。

文章插图
目前锂电池用途分为三大类:电动车动力电池、3C消费、储能 。 随着碳中和推进 , 全球对锂电池的需求将会继续激增 , 2030年的需求可能是现在的34倍 。 “中国锂电池之父”陈立泉院士曾明确表示 , 如果全世界的车都使用锂电池 , 全世界的电能都用锂电池储存 , 锂根本不够用 。 陈院士的忧虑并不遥远 , 有机构预测到2027年全球就将出现“严重的锂供应短缺” , 并导致减每年减少约300多万辆电动车生产 。 而且随着地表质量好、开采容易的锂资源被开采殆尽 , 未来几年厂商们只能硬着头皮去开采难度更大的锂资源 , 比如去青藏高原上的盐湖里提取 , 势必造成开采成本提高 。 届时锂资源将又贵又稀缺 , 束缚人类迈向碳中和的步伐 。

文章插图
钠就不一样了 , 钠资源储量丰富、分布广泛 , 在地壳含量为2.75% , 是锂的400倍 , 储量焦虑起码几十年内看不到 。 此外 , 钠电池和锂电池相比 , 具有很多优势: 1、成本更低 , 因为钠资源丰富 , 钠电池成本将比锂电池低30%以上 。 2、性能更强、安全性更高 , 锂离子因为性能活泼对温度敏感 , 所以经常发生电池自燃、冬天续航暴跌等问题 。 钠离子性能更为稳定 , 对温度不敏感 , 所以抗寒冷和安全性上优于锂电池 。 钠虽然又便宜、又安全 , 但有个致命缺点是能量密度低 , 导致续航不行 , 数据显示 , 钠离子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仅为120Wh/kg , 远低于磷酸铁锂电池的180Wh/kg和三元电池的240Wh/kg 。 所以锂电池率先成为主流 , 续航和成本之间 , 人类果断选择了前者 。 不过技术就是用来突破的 , 钠电池的续航缺陷正在被电池巨头们烫平 , 尤其宁德时代最积极 。

文章插图
宁德时代为了守住电池霸主之位 , 这些年没少打技术战 , 其研发费用常年高企 , 号称中国最舍得砸钱研发的电池公司 。 2020年 , 其研发费用已高达35.69亿元 , 占到扣非净利润的83% , 结果这些钱砸出了宁德时代厚厚的壁垒 。 锂电池内部分为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两大技术路线 , 宁德时代当年靠三元电池起家 , 如今更便宜、更安全的磷酸铁锂电池逐渐占据上风 , 特斯拉、比亚迪、大众等车企也支持磷酸铁锂路线 。 但宁德时代早就储备了磷酸铁锂技术 , 哪个技术取胜就用哪个 , 确保不被颠覆 。 现在钠电池风起 , 它又率先推出第一代钠电池 。 其发布的第一代钠离子电池性能不差:电芯单体能量密度高达160Wh/kg , 下一代估计能到200Wh/kg , 与磷酸铁锂电池持平;常温下充电15分钟 , 电量可达80%以上;在-20°C低温环境中 , 拥有90%以上的放电保持率 。
推荐阅读
- 30个商业巨头公司初创时的老照片,谁还没有青涩的时候呢?
- 怀旧服暗牧打怪手法 暗牧输出手法
- 世界级汽车巨头菲亚特(FIAT fiat是什么车)
- 凯尔特人三巨头到底有多强 凯尔特人三巨头
- 三巨头首夺大满贯最多22岁 网球大满贯
- 什么九什么九河边看柳,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