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操的4个核心逻辑一起给到你 传统企业做私域必备5个决策

私域商业模式不清晰、尖端人才难寻、流程与组织设计难,怎么破?私域打法的核心逻辑有哪些?怎样玩好“社群”这件事?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来自一线的最新「私域提效方案」 。 01 如何理解私域商业我们先来讲讲,如何理解「私域商业」这回事儿 。 回顾一下近 20 年来私域商业业态的变迁:在 20 年前,商业主要还是「线下业态」为主 。 这时候,商家如果想要连接用户,他们的成本来源主要是“物理阻力”,包括时间、空间等等 。 在 10 年前,电商平台出现了,这其实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物理阻力”;但是,这不代表着商家的阻力消失了,而是阻力变了,变成了「平台的货币化率」 。 通俗点说,就是“平台抽成” 。 今天,在任何的流量平台,如果商家想触达用户,平台几乎都要收一定的费用,比如流量费、服务费、软件使用费,或者是直接从交易额里抽成 。 这些「额外成本」,就摊薄了每个商家的利润 。 现在大家热衷于讲“私域商业”,是因为它可以让商家直接跟用户建立连接 。 现在大家都想做私域,无非就是要平衡利弊 。 那么,在今天,或者说在私域商业里,商家的连接阻力是什么?是信任 。 首先私域有几个非常吸引人的点: 1)高触达 不管是朋友圈、视频号、公众号、企业微信、群聊等等的触达方式,效率非常高 。 2)高复购 当一个用户成为你的好友之后,其实 ta 就不存在“生命周期”的概念了 —— 除非人家把你删了,否则 ta 永远是你的用户 。 在这种情况下,你要做的其实就是不断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复购 。 3)高利润 在私域商业,没有了电商平台的连接阻力,意味着商家的成本下降了 。 假如一个成本 10 元的东西,你在淘宝卖 10.1 元,那你能赚 1 毛钱;但是,如果把这个东西放在微信里,也能卖 10.1 元,但这时候成本可能只有 9 元了 。 不要小瞧这一块钱,它意味着你的利润多了 10 倍 。 同时,因为私域是一个比较新的模式,所以现在大家也面临着几个痛点,比如商业模式不清晰、尖端人才难寻、流程与组织设计难等等 。 就这几个问题,我给大家分享一个决策模型——决策金字塔 。

实操的4个核心逻辑一起给到你 传统企业做私域必备5个决策

文章插图
这个模型是分五层的 。 第一个决策环节,是看看市场业态是否符合做私域玩法 。 在这个环节大家要思考的是,我所处的行业,它的销售体系(线上直销/有经销商/线下销售为主/……)是什么样子的?行业内的交易习惯是怎样的?我的用户是谁,ta 们对私域是比较接受还是会比较排斥? 想清楚这些,才能计算出私域“连接的难度”以及“信任构建的成本” 。 第二个决策环节,就是想清楚自己做私域的「战略和目标」,也就是“我想通过私域做什么” 。 有的商家会想,私域肯定为了营收,其实不见得 。 像刚刚鲍总说过,他们是用私域做服务,好的服务医生品牌影响力;品牌影响力提升了,利润提升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 所以,我们一定要搞清楚做私域的「首要目标」到底是什么 。 再给大家举个例子,之前有个做游戏的朋友,他们也会通过企业微信连接游戏用户,也是做服务,没有转化环节的 。 第三个决策环节,是思考「人员和组织怎么安排」 。 比如,是否要针对私域建立一个新的部门,要试点哪些新玩法,或者要不要考虑用「中台模式」来支撑,等等 。 说到中台,可以跟大家透露一下,现在很多做私域的连锁店,都倾向于设立一个中台部门,来支持几千家线下店的「线上运营」部分,像是云店、社群等东西,都有一个中台团队去构建的 。 最后,才是去考虑「运营策略」和「工具」 。 为什么今天要分享这个决策逻辑呢? 是因为,经常有用户问我们,“你们的工具能不能用来玩我们的私域?” 一般我会让他们先等等,不要着急用 。 因为,必须要先想清楚前面几个问题,再来想用什么样的工具,这样才不会浪费时间和精力 。 02 私域打法的核心逻辑接下来,我们来聊聊私域的打法和核心逻辑 。 这个核心逻辑,理解起来也很简单 。 我画了一张象限图,来辅助大家的理解 。
实操的4个核心逻辑一起给到你 传统企业做私域必备5个决策

文章插图
这个象限的 X轴叫客单价,Y轴叫做消费频次 。 按照这两个维度,我们可以得到四个象限 。 第一象限是「较高客单价+高频次」的品类,像美妆、超市、服饰这种 。 第二象限是「低客单价+高频次」品类,像便利店、餐厅、餐饮等等 。 第四象限则是「高客单价+低频次」品类,像药店、美妆、珠宝、家居等等 。 为什么我要这样分呢?因为,实际上私域只有两种“打法”,一种是「一对多的服务」,一种叫「一对一的服务」 。 这两种打法的选择,基本可以看象限来划分 。 比如,第二象限这种「低客单价+高频次」的品类,就意味着用户流量比较大 。 在这种情况下,你只能做「一对多的服务」 。 想做好一对多,必须要做好两件事:第一,做好数字化;第二,做好流量的变现 。 所谓私域流量的“玩法”,基本也都是在第二象限实现的 。 再比如,第四象限是「高客单价+低频次」,因此需要使用「一对一的服务」的打法 。 这种业态的每个用户都很珍贵,客单价很高,消费频次又比较低 。 只有做好信任,用户才会在你这里下单,甚至复购 。 而第一象限则比较综合,既有高频低客单价的部分,也有低频高客单价的部分 。 这个就需要大家去自己选择 。 03 社群打法像零售、知识付费、餐饮行业,其实都特别适合用「社群玩法」 。 它的核心逻辑,其实就 4 个环节:获客、蓄客、挖掘、成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