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1岁以后还要继续吃营养米粉吗?

宝宝1岁以后还要继续吃营养米粉(强化铁米粉)吗?
铁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 , 参与血红蛋白和DNA 合成以及能量代谢等重要生理过程 。 婴幼儿如果在胎儿期没有从母体获得并储备足够的铁元素 , 且辅食添加中也没有补充足量的铁元素 , 很容易发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 。 缺铁性贫血损害婴幼儿的免疫功能 , 影响体格发育、智能发育 , 对婴幼儿健康的危害极大 。

宝宝1岁以后还要继续吃营养米粉吗?

文章插图

在辅食添加初期 , 考虑到既能强化铁又不容易引起过敏 , 通常儿科医生都会推荐(强化铁的)营养米粉作为宝宝的第一口辅食 。 但是不要太过依赖营养米粉 , 因为米粉冲调之后呈泥糊状 , 适合辅食添加初期的几个月 , 随着宝宝逐渐长大 , 我们需要提供与之发展相适应的食物性状 , 而不能让宝宝一直只吃细腻柔滑的辅食 。 即使是在辅食添加的早期 , 除了强化铁米粉之外 , 动物全血、动物肝脏、牛肉等含铁(血红素铁的来源)丰富的食物也是应该被优先引入的辅食 。
辅食添加过程中 , 食物的质地性状也在逐渐改变 , 从流质到半流质到半固体再到固体 。 虽然有些宝宝可能会跳过某个质地直接进入半固体或者固体阶段 , 但是总体趋势不会改变 。 根据宝宝大致的月龄和口腔处理食物的主要方式 , 可以把辅食添加大致分为4期:吞咽期、蠕嚼期、细嚼期和咀嚼期 。
第一阶段(大约满6月龄)吞咽期  , 口腔处理食物的方式基本还是整吞整咽(舌头前后活动吞咽食物) , 食物通常需要制成柔滑的泥 , 稠度参考十倍粥/七倍粥向五倍粥(软粥)过渡 。
第二阶段(大约满7~8月龄)蠕嚼期  , 口腔处理食物的方式主要是舌捣烂(舌头上下活动碾碎食物)+牙龈咀嚼 , 食物通常需要制成稍厚的糊 , 稠度参考五倍粥(软粥)向四倍粥(硬粥)过渡 。
第三阶段(大约满9~10月龄)细嚼期  , 口腔处理食物的方式主要是牙龈咀嚼 , 辅食为质地软烂的(5mm左右)碎块 , 稠度参考四倍粥(硬粥)向软饭过渡 。
第四阶段(大约满11~18月龄)咀嚼期  , 口腔处理食物的方式主要是牙齿咀嚼 , 辅食为质地软烂的(10mm左右)小块 , 稠度参考软饭向成人食物过渡 。
满6~9月龄是辅食添加的重要时期  , 要让宝宝体验不同食物的质地性状 , 如果晚于10月龄引入粗口感的食物 , 未来更加容易发生喂养困难 。
其实 , 是否萌出牙齿并不影响咀嚼能力 , 即使没有萌出牙齿 , 只用牙龈 , 孩子都能“咀嚼”得很好 。 宝宝的牙龈已经足够坚硬可以碾碎一些食物 , 而且 , 咀嚼也是需要慢慢学习锻炼的 。 如果18月龄左右仍是“没长牙的孩子” , 建议查下甲状腺功能(具体请遵医嘱) 。
【宝宝1岁以后还要继续吃营养米粉吗?】什么时候告别营养米粉其实还是由宝宝自己决定的 。 很多宝宝从10月龄开始已经对营养米粉表现得兴趣缺缺了 , 他们对更多食物充满兴趣 , 对新的体验跃跃欲试 。 确实 , 比起刚开始添加辅食的时候 , 他们的能力都有了飞跃 , 也就有了更多的选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