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孩子发烧 , 不少父母都会焦急万分 , 不知道如何护理 , 有时还会采用一些不当方法 , 影响治疗 , 甚至导致生命危险 。 本期小孟为父母们讲讲 , 如何照顾发烧的孩子 。

文章插图
【孩子发烧 你犯了以下错误了吗?】孩子发烧 , 家长常犯4个错
发热是机体在致热源的作用下 , 或因其他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 , 使产热增多、散热减少 , 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 正常体温在不同个体间稍有差异 , 并受昼夜、年龄、性别、活动度、药物、情绪、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略有波动 。
发热分等级 。 如果感觉孩子发烧了 , 一定要先给孩子量下体温再进行护理 。 发热一般分为4个等级:低热37.5℃~38℃ , 中度热38.1℃~39℃ , 高热39.1℃~40℃ , 超高热41℃以上 。
测量体温有以下几种方式:腋温、口温、耳温、肛温 。 其中肛温最准确 , 但因为宝宝不配合 , 多数家长不喜欢采取这种方式 , 而最常用的测量位置是腋下 。 测量体温时要注意:不要在孩子刚擦浴或洗澡后马上测;若宝宝腋下有汗 , 一定要擦干后稍等片刻再测;不要在孩子刚喝完热水或奶后立即测量;孩子哭闹或剧烈活动后 , 要稍作休息再测体温 。
两种物理方式助降温 。
1.温水擦浴:将毛巾浸入水中 , 水温以拧干的毛巾稍微烫手为宜 。 擦浴时 , 要注意给孩子保暖 。 重点擦拭部位为全身大血管处:颈部、肘部、腹股沟处、腘窝等 。
2.冰袋冷敷或使用冰枕:外包毛巾 , 避免过冷刺激伤害宝宝 。
饮食宜清淡 。 小儿发热时 , 消化道分泌液会减少 , 消化酶活力降低 , 胃肠运动缓慢 , 消化机能失常 , 导致食欲下降 。 此时 , 应给孩子吃一些清淡、爽口、不油腻的食物 , 以流食为主 。 当体温下降、食欲好转后 , 可改为半流质食物 , 如面条、软饭等 , 并搭配一些易消化的菜 。 不要随意忌口 , 如果无明显咳嗽 , 可多吃点水果 , 尤其是西瓜 , 既能补充水分、糖分和维生素 , 又有清热功效 。 此外 , 还应注意大便通畅 。 小儿高热时 , 要注意及时清洁口腔 , 最好每次进食后都用盐水漱口 。
护理误区 。 在很多情况下 , 孩子一旦发烧 , 家长会采取一些不科学的处理方法 , 导致不良后果 。
错误做法1:把孩子裹得严严实实 。 殊不知 , 这样做不仅影响孩子散热、降温 , 还会诱发小儿高热惊厥 。 正确做法是:在没有冷风直吹的情况下 , 脱去过多的衣服或解开衣服 , 有利于散热 。
错误做法2:选用高浓度酒精或冷水擦浴退热 。 人们通常认为 , 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孩子迅速退热 , 实际上却事与愿违 。 因为当孩子发热时 , 皮肤血管扩张 , 体温与冷水的温差较大 , 用高浓度酒精或冷水擦浴 , 会引起小儿血管强烈收缩 , 导致畏寒、浑身发抖等不适症状 , 甚至会加重小儿缺氧 , 出现低氧血症 。 正确做法是:用温水给孩子洗澡 , 水温调节在27℃~37℃之间 , 不宜过高 。 或者用热水给孩子泡脚 , 可促进血液循环 , 缓解不适 , 有助降温 。 如果孩子发热时四肢冰凉 , 可在脚下放置热水袋 。
错误做法3:马上服用退烧药 。 许多家长一看小孩发热 , 恨不得用退烧药马上给孩子降温 。 殊不知 , 降温过快并不表示病情有所好转 , 一旦用药不当 , 可能引起小儿大汗淋漓 , 出现虚脱等不良反应 。 正确做法是:当孩子体温低于38.5℃时 , 可以不用退烧药 , 最好是多喝白开水 , 同时密切注意病情变化 , 或采用物理降温方法;若体温超过38.5℃ , 则可给孩子服用退烧药 , 用药前 , 家长最好仔细阅读说明书 , 或在儿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
错误做法4:家长自行开“处方” 。 临床发现 , 部分家长常自行在药店给孩子买药吃 。 但由于小儿的病情变化快 , 对药物的耐受性差 , 加上小儿的肝脏解毒功能不足 , 肾脏发育不完善 , 所以容易受药物影响 , 造成脏器功能损害 。 有的家长感冒了 , 为防止孩子感染 , 就把自己的感冒药给孩子吃 , 但孩子服药后可能会出现血尿及药物性损害 。 所以 , 建议家长不要随便给孩子使用成人药物 , 自购药物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
推荐阅读
- 让宝宝少生病的第一道防线,你守好了吗?
- 孩子生病不可怕,教你轻松搞掂!
- 这个几十块钱买的东西能救宝宝半条命,你家还没吗?
- 震惊!!两岁宝宝皮肤竟然融化,妈妈心痛祈求老天带走孩子吧……
- 孩子咳声中的“求救信号”,你能听懂吗?
- 寒冷季节孩子的冻疮如何处理?
- 幼儿秋冬季腹泻的六大谬误,你中枪了吗?
- 教你提升农产品品牌形象的4种方法 农产品品牌形象该如何提升?
- 为什么小孩都爱挖掘机?背后是你不知道的儿童心理学
- 孩子洗澡时喝了洗澡水,要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