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意怦怦……
媒体断言 , 三星堆土地下 , 潜蕴着的宝藏或许只是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 , 即将在10月揭幕的 , 以及未来的考古发掘将会绽现出更为博大恢奇的世界 。还会有哪些石破天惊的珍宝?我们只能悬想神思 。
但是 , 不妨继续探究已有的器物 。
上个世纪初 , 甲骨文的现身 , 改写了汉字的历史 , 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一些汉字最初的形态 , 解开了一些汉字字形变化之谜 。后来 , 各种文物的出土 , 则又让我们可以体会到一些汉字之形态据以产生的“原型” 。三星堆的数次挖掘 , 奇珍异宝震惊天下 , 则使我们在惊叹先民的恢诡谲怪的神奇想象力、创造力的同时 , 对照这些无比珍贵的“原型” , 以极其珍贵的感性直观 , 探寻汉字初文形态的由来 。现在 , 可以用现代科技 , 以及古生物学、古地质学、古气象学、古人类学 , 乃至远古政治、经济、军事、交通史等各个方面 , 研究这些绽现的器物背后的世界中 , 古代神性世界和人类世界显露的端倪 。是否可以从三星堆的神祇、器物 , 与汉字字形之间的联系 , 来审察、谛视这一神奇的谜一样的世界?
神话就是那一时代科学与艺术的总和 。“蚕丛及鱼凫 , 开国何茫然?”谪仙人李太白 , 虽然茫然于远古 , 却神思萦绕于“尔来四万八千岁”的灵异 。古蜀国的“蜀”字 , 这个硕大的眼睛长在额头上 , 脱离群众的家伙 , 是蚕么?至少 , 文字学家认为 , 大眼睛下面的弯弯勾勾 , 是蚕的象形 。而这么突出的大眼睛 , 在三星堆的塑像中 , 几乎是常态化的设置 。上个世纪90年代 , 已有学者从“蜀”字甲骨文 , 来观察三星堆许多眼器具、塑像的“蜀”性 。下面此图被三星堆博物馆命名为:鸟身人面像 。但我们却看不到“人面” , 而只看到一只“大眼睛” 。下面的身体 , 在我看来 , 倒是像蚕宝宝的艺术化 。这位“高余冠之岌岌兮”的怪物 , 是否就是“蜀”的化身 , 是甲骨文“蜀”字的“原型”呢?许慎所谓:“葵中蚕也 。从虫 , 上目象蜀头形 , 中象其身蜎蜎 。《诗》曰:‘蜎蜎者蜀 。’”这个可爱的怪物 , 身体应当是“蜎蜎”的虫状物 。又“蜀”有“独”(獨)义 , 这条单独的尾巴是否含有此意?
甲骨文“蜀”字举例
甲骨文“蚕”字举例
那么 , 这个“蜎蜎”的神像 , 是蚕丛吗?抑或“蚕”与“眼睛”、“高冠”之合体 , 即“蜀”?均不敢妄断 。忽发奇想 , 以两位好友的直观 , 来检验一下这个小怪物究竟像什么 。女作家曰:是戴毛线帽问天的蛇怪宝宝 。再仔细端详:又有点像章鱼向下吞没直立蛇的进程!古文献学家男曰:是寿星老爹的大脑门?垂下的好像那老爹的肉髻啊!又好像章鱼或墨鱼、乌贼?难道是从《山海经》里跑出的怪物么?好友朱崇才教授则亲临现场考察 , 与三星堆博物馆持相似观点:总觉得这货应该是个鸟人 , 不是蚕人;对应的或许是上夔下鸟 。
汉扬雄《蜀王本纪》:“蜀王之先名蚕丛 , 后代名曰柏灌 , 后者名鱼凫 。”蜀地的神坛上 , 当有蚕丛、柏灌、鱼凫这三位国王 。三星堆发现的3000多年前的丝绸遗存 , 表明其时桑蚕业的发达 , 神化的“蚕丛”何在?只能付之悬念 。但是 , “丝”在“眼”在 , 蚕丛国王 , 似乎快要呼之欲出了!
传说中古蜀的第二任国王是柏灌 。柏 , 是树木 。三星堆发掘中 , 神树、树叶 , 均繁茂华滋 。灌 , 是否与大洪水有关?未知 。但 , 灌字所从之“雚”字 , 当是本字 。戴金面罩的头像 。是否那位“天线宝宝”?聊作遐想 。
甲骨文“雚”字
甲骨文中 , “凫”字颇为难解 。主要因为 , 不知道“鸟”字下面的“人”字何意 。根据字形 , 尤其是金文中变异的“人”形 , 或以为此“人”是俯伏的 , 由此而根据讹变的、拓扑变形的图象来作阐说 。
甲骨文“凫”字
推荐阅读
- 莱芜怎么读(莱芜之前属于泰安吗)
- 吉林化工学院怎么样(吉林化工学院最新消息)
- revit怎么读(bim比cad好在哪)
- 怎么解决(快速的解决问题)
- 铆怎么读(铆指的意思)
- 怎么清理体内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是什么
- 摘要怎么写论文 摘要是什么
- 怎么手动更新ios14 怎么更新ios14
- 回收站文件删不掉怎么办 回收站文件删除不了
- Apple ID被锁定了,该怎么解决? 苹果id被锁定如何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