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完成“思考和练习”
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4
《花未眠》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定景换点 , 从不同侧面描写景物 , 使景物特征毕现的写法 。
2、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用词以及多种修辞的作用 。
3、理解作者寄情于景表达的对“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
教学重点通过语言的赏析和结构的疏通鉴赏意境之美 。
:教学难点:通过学生自读 , 体会作者对自然美的认识 。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散文追求的境界是诗情画意 , 即具有诗一般的语言 , 画一般的意境 , 还有深蕴的人生哲理;我们今天要自主学习的这篇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先生写的《花未眠》就是一篇融诗情、画意和哲理为一炉的绝妙好文 。
二、感知课文
1、创设美好情境 , 进行配乐自读 。
2、点拨:文章由一偶然的发现——海棠花未眠 , 联想开来 , 引发对人生和艺术的思考和感悟 。由于花未眠 , 作者感受到人的一生中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 , 而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们感受美的能力需要艺术品作为启迪 , 艺术美让人们更好地领略社会的真实美;发现美还得需要一定的条件 。
文章形散神聚 , 画家雷诺阿的话、罗丹和玛伊约尔的作品、繁二郎的画、长次郎的茶碗、真正黄昏的天空等内容都是由“花未眠”引发的对艺术的感悟 。
三、重点提示
鉴赏一些语言优美的散文 , 重在体味语言 , 这是把握意境的一把钥匙 。本文语言优美 , 通过对语言的具体分析 , 使学生感知作者的美好的情怀 。课后再找一些美文来体会 。
①如何理解“如果说 , 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这句话的含义 。
点拨:海棠花怒放 , 作者从中感受到了它的旺盛的生命力 , 自己的生命意识受到了强烈震撼 , 他认识到一个人无论处在什么样的境地 , 有多少艰难困苦 , 都要努力地做下去 , 完成自己的人生美丽 , 所以 , 他说“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
②如何理解“一朵花也是好的”这句话的含义?
点拨:从文中第三段中“花未眠这众所周知的事 , 忽然成了新发现花的机缘”句和文中“一件古美术作品 , 成了美的启迪 , 成了美的开光”句 , 结合起来看 , 这句话是从自然之物对于美的启迪说的 , 因而 ,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朵花”也可以发展人感受美的能力 , 引发人发现自然之美 , 所以说“一朵花也是好的” 。
③文章第四段引述了雷诺阿、米开朗基罗的例子 , 其意图怎样理解?
结合上下文 , 应从对美的感受能力的角度来理解 , 并注意两人引言中的“死亡”及上文中的“无限”两词 。“死亡”意味着终结 , 意味着“进步”的停止 , 它与前文中的“有限”是同样的意思 。至此 , 作者引述两例的意图显而易见 。
他的意图是:以这两个优秀的艺术家为代表 , 说明人对美的感受能力是有限的 。
④为什么说“它盛放 , 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点拨:海棠花怒放 , 向人展示了它全部的生命 , 全部的美 , 当然是美丽的 , 给人以美感;但花之盛放 , 也就意味着它的衰落、凋零 , 再加上川端康成深受日本传统美学中哀婉、幽玄、虚幻因素的影响 , 并且他的性格又有些忧郁 , 所以他认为盛放的花 , “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
四、深入了解
川端康成 , 日本小说家 。1899年6月14日生于大坂 , 19-年4月16日在工作室-身亡 。
生平
川端康成2岁丧父 , 3岁丧母 , 7岁祖母亡 , 15岁时祖父亡 , 孤儿的遭遇使他的童年郁悲凉 , 也对他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19-年9月 , 他进入东京大学英文系 , 第二年转入国文系 。在大学期间 , 热心文学事业 , 积极参加编辑同人杂志《新思潮》(第六届) , 并在该刊发表短篇小说若干篇 , 其中《招魂节一景》获得意处好评 , 打开了他走上文坛的大门 。大学毕业后踏入文坛 , 成为专业作家 。同年10月 , 他与横光利一等人共同创办同人杂志《文艺时代》 。19-年5月《文艺时代》停刊后 , 川端又先后参加了《近代生活》杂志、十三人俱乐部和《文学》杂志的活动 。进入30年代以后 , 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疯狂推行战争政策 。川端大部分时间过着半隐居的生活 , 继续写作几乎与战争无关的作品 。
推荐阅读
- 高一语文授课电子版教案五篇
-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教案
- 高一成绩不好,高二还能赶上来吗 高一成绩不好高二能赶上吗文科
- 高一语文备课教案教材新编五篇
- 无锡柯美打印机厂怎么样 无锡柯美厂哪个部门好
- 全部花的花语和象征意义 女贞的花语和象征意义
- 高一语文教材备课教案新编五篇
- 农村村干部待遇最新消息 现在的农村村干部待遇怎么样?
- 求天下霸唱所有作品一览
- 天下霸唱全部作品集下载 天下霸唱全部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