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意图:通过亲身测量长度 , 感受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以例代讲 突破难点】
如图所示 , 被测物体长度分别为 cm
【难点剖析】在测物体长度时 , 被测物体末端
正好落在刻度线上时 , 我们读的估计值为零 ,
记录时也不能省略.如图所示 , 物体长度的准
确值是1.3cm,估计值是0.00cm , 因此读数应为1.30 cm , 不能读作1.3cm.
(设计意图:利用练习 , 进一步突破估读这个难点)
【反馈练习二】
1.如图所示 , 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 , 就分度值而言 , 尺精确些 , 就使用方法而言 , 不正确.用A尺测量出的物体长度是 .
(4)记:指记录 , 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数字和单位.丁图中木块长度为2.77cm.
小组内讨论交流 , 得出答案:(有的同学可能会读成1.3cm , 也有的同学可能会读成1.30cm.)
讲解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 深化认识 , 归纳总结出答案:1.30cm
讨论交流:刻度尺A分度值是1mm , 刻度尺B分度值是0.2mm , 因此刻度尺A精确些.刻度尺B有刻度的一侧没有靠近被测木块 , 使用方法错误.被测木块的末端恰好落在短刻度线上 , 此时长度准确值为2.2cm , 估读值为0.00cm , 所以木块长为2.20cm.
答案:A; B; 2.20cm(或22.0mm)
(5)使用刻度尺测长度的特殊方法
3. 时间的测量
(1)时间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2)计时工具
【知识拓展】
1. 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 , 某同学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 , 如图所示 , 用分度值是1 mm的刻度尺测得这32圈的总宽度为________cm , 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________mm.
2. 给你如图所示的一段曲线 , 你能想办法测出这段曲线的长度吗?
(设计意图:渗透测长度的特殊方法累积法、
替代法、化曲为直法.)
【过渡】在日常生活中 , 除了经常进行长度的测量外 , 也经常需要对时间进行测量.
【提出问题】
1.你知道的时间单位有哪些?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
2.测量时间的工具有哪些?
简单介绍 , 在古代人们测量时间的工具有哪些?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 了解时间测量工具的发展历程 。)
思考交流: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是1mm , 所以其准确值是5.0cm;估计值是0. 00cm;细铜丝的总长度为是:5.0cm+0.00cm
=5.00cm , 然后除以32圈 , 得到细铜丝的直径为1.6mm
答案: 5.00;1.6
讨论交流:先找一段柔软的棉线 , 让棉线沿着曲线的形状附着在曲线上 , 在曲线两端处的棉线上做记号.然后将棉线取下 , 伸直.最后用刻度尺测出棉线上两个记号间的长度 , 就是曲线的长度.
学生自学 , 组内谈论回答:
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 常用单位有时(h)、分(min) 。
1h=60min
1min=60s
2.测量时间的工具有:石英钟、电子表、机械停表、电子停表等
(3)实验:用停表测量时间
【指出】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机械停表的使用
【示范停表的使用】以实验室J1202机械停表为例.
【引导实验】组织学生按课本步骤进行分组实验 , 对暴露出现的问题 , 教师及时纠正.
阅读“知识加油站” , 熟悉机械停表的使用方法.
小组内同学相互帮助 , 在“知识加油站”的基础上,熟悉按钮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练习使秒表启动、停止和回零,并正确进行读数.
【反馈练习三】
如图所示机械停表读数是 min s.
答案:3min38.3s
讨论回答:
机械停表的大圈1整圈是30s , 1大格是1s , 每大格又均匀分成10个小格 , 所以每一小格是0.1s.小圈1整圈是15min , 每一小格是0.5min.小圈指针指示时间超过3.5min , 大圈指针指示是38.3s , 因此读数是3min38.3s.
【问题过渡】在刚才测量长度和时间的过程中 , 我们测量的结果一定等于物体的真实值吗?如果不等 , 是因为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布置自学】阅读课本P14“误差”部分 , 时间2分钟.
【提出问题】
1.为什么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
推荐阅读
-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 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
- 四年级英语教学计划上册英语 四年级英语教学计划
- 高三体育教学计划进度表 高三体育教学计划范文
- 2021下册三年级语文教学总结 2021语文高三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 高三生活老师工作总结范文 人教版英语高三老师工作总结范文
- 班主任工作计划表格模板 高三班主任工作计划模板
- 物理灭蚊灯对人有害吗
- 照片是物理模型吗
- 高三化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关于高三化学学科教学计划
- 幼儿园学科教学设计方案 中学化学学科教学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