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联招聘怎么屏蔽公司(智联怎么屏蔽公司不让看到简历)


【智联招聘怎么屏蔽公司(智联怎么屏蔽公司不让看到简历)】相信凡是有过求职经历的人,基本都知道智联招聘 。这家全国知名的头部人力资源服务商,号称求职者用户数达到1.8亿 。但这次,智联招聘陷入了一场“简历门”风波中 。
从1月25日到2月11日,某学校的学生小马和朋友小郑通过各种关系,“造”了11400单简历,在“智联招聘”的APP注册投递给多个企业 。按照之前上家的约定,每投递一份简历,他们可以得到4元,这在“行业”内,被称为“刷单” 。但直到上网投诉前,他们仍然没有拿到这笔钱 。在经过长达一个多月索要报酬未果后,小马在网络上曝光了此事 。
事件曝光后,智联招聘于3月7日针对此事发布了一则声明 。声明中称,“智联招聘设有严格的简历筛查安全系统,对所有注册进入智联招聘简历库中的简历进行严格的筛查,对于不合格的虚假简历会进行封存处理,以免影响招聘方的求职体验 。”
早有合作
“刷单”已收到三次报酬
“刷单”一事,还得从去年12月说起 。
小马告诉红星新闻采访人员,自己进入大学后,因为经常参加大型企业的校园推广大使等活动,结识了一些人脉资源,会相互联系介绍业务,“这是一个行业” 。2018年12月,“上家”赵家昊通过网络联系到小马和小郑,给他们介绍了一个业务——给智联简历投递“刷单”,但这并不是通过网络软件技术,因为很容易被监测到 。
如何“刷单”?小马解释说,只需要找人通过下载链接和二维码,用手机号注册“智联招聘”的APP,按指引填写简历和求职意愿,随便向一个岗位投递求职,且配合回访,就算完成一单 。
这些简历,并不都是真的想要求职的人投递出的真正简历,“随便找一些人,毕业院校,工作经历等都可以随便填 。”那如果用人单位打电话让他们去面试呢?“他们就教我们(说),就说已经找到工作了 。”
找人刷单,向招聘公司投递简历应聘,“营造”对方公司在智联招聘上很受欢迎的样子 。
这项工作全靠每一个真实的手机号码注册,需要大量的人脉资源,注册软件要求每个手机号、每份简历,都必须对应,而且此前在智联投递过简历的号码无效 。“学历工作年限与年龄相匹配,不能不符合正常逻辑 。”
因此,小马和小郑又向自己的“下家”层层转包,“每单我只能挣0.5元 。”但小马说,“上家”从智联招聘接单,每单是13元 。
在小马提供的一份QQ聊天记录上,一位名叫“丁丁”(据小马称,丁丁为丁佳琪)的人说:“结算你放心行了兄弟,我已经让公关送完礼了也在那待着我这也催他 。”小马问:“文件不是写了严禁学生推啊,而且学生价格肯定不止这点 。”丁丁问他:“你啥价格?”小马回:“4,好低……”丁丁说:“那还是网推吧,4还行 。”并说:“等后面稳定了咱们看看签个合同大家都放心 。”
↑小马提供的和丁丁聊天纪录的截图
双方的第一次合作比较顺畅,小马第一次做了500单,上家结算很靠谱 。按照要求,小马从中联系安排完成,“给我们说的,随便找下社会上的人(指已毕业)投递,简历随便填,只要过得去 。”小马说,对方曾表示,学生简历太容易定位,还是做“网推”(即社会人士) 。第一次结算时,有300多单的“合格率”,一周时间,对方就转了钱 。
从小马提供的转账截图上,“上家”赵家昊在1月10日转了1844元,1月16日转了10696元,1月22日转了5708元 。“因为前面很顺利,所以我们也没有想太多,很信任对方 。”小马说,本身这一“行业”就做的是信誉,尽管对方提过合格率的问题,但每次结算费用的合格率计算也在80%左右 。
↑小马提供给采访人员的转帐纪录截图
在完成11400单后
引发刷单报酬争议
1月25日到2月11日,小马和小郑共计完成了11400单,每单4元,这笔钱本应在2月中旬就结清,但这一次,上家却提出“简历质量通过率低”,迟迟没有结算 。“刚开始和我们协商,说合格率低,按照每天400单结算,后来又涨到500单,但我们没同意 。做这些简历,我也转包出去的,现在我把下家的钱给了,他们却不付给我钱 。”小马说,他们为此“垫付了数万元” 。
小马和小郑多次找到赵家昊,要求结算费用,但都不欢而散,后又联系赵家昊上家丁佳琪以及丁的上家灵硅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董启之,还是一样的结果 。“1万多单,总不可能没有一单合格吧 。”小马说 。此时,对方变了说辞,表示是让小马小郑找学生投递,但小马擅自找的社会人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