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簧管、圆号、小号……寒假 ,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会师中学的孩子们奏响交响乐填满假期生活 , 音乐成为他们连接大山和山外的纽带 。
“双减”政策落地后的首个寒假 , 采访人员在会宁县家访多位会师中学的学生了解到 , 喜欢音乐的孩子们 , 有了更多时间练习乐器 。 劳逸结合 , 也让他们学习更专注 。
早在2011年 , 会宁县会师中学就“东挪西借”组建了第一个交响管乐团 。 平时 , 学校为乐团的学生免费上乐器课 , 学生自愿报名参加、自愿购买小型乐器 。
“办交响管乐团 , 是为了让孩子们在课余时间有‘高雅的爱好’ , 孩子们能在学校培养兴趣 , 就会爱来学校、不厌学 。 ”会宁县会师中学交响管乐团总指挥杜正权说 。
2021年 , “双减”政策落地 , 也是会师中学交响管乐团开办的第10个年头 。 10多年来 , 乐团孩子们的成绩“低进高出”惊艳了无数人 , 他们用努力和实力证明:兴趣是快乐的源泉 。
陈新斗是会师中学交响管乐团第五届的学生 , 他曾是乐团长笛部分的一分子 。 陈新斗说:“音乐让我更专注、学会克服困难 。 就像‘攻下’一首曲子那样 , 在学习中遇到难解的题、不好背的单词 , 我学会迎难而上 。 ”
2021年 , 他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部预防医学本硕连读 。 寒假 , 他仍会在家吹奏长笛 。 陈新斗的书桌前贴着一张便利贴 , 上面写道:选择所爱 , 前路才走得畅快 。
闫丽合是会师中学九年级一班学生 , 她在乐团是长号部分的一分子 。 寒假 , 她在家练习钢琴、长号 , 除此之外 , 她还主动帮妈妈分担家务 , 择菜、照顾奶奶等她都得心应手 。
“作为家长 , 我们一定大力支持孩子发展兴趣!”闫丽合的妈妈刘菊英说 。 采访人员采访了多位会师中学交响管乐团学生的家长 , 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
如今 , 《红旗颂》《长征组歌》等已成为乐团的保留曲目 。 会师中学校长杨泽华说:“孩子们是真的喜欢音乐 , 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 让教育真正快乐起来 。 ”
“双减”政策落地以来 , 会师中学出台“减负十条”帮助学生减轻作业负担 。 要求学生每天书面作业总量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 , 节假日学生每天作业总量完成时间不超过2小时……
“通过音乐的熏陶和教育 , 孩子们成长得更快乐 , 在学习上也给孩子们提供了更多帮助 。 实践证明 , 兴趣课程和文化课教育是相辅相成的 。 ”会宁县教育局负责人王池柳说 。 (马希平)
编辑:果君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 , 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热榜
【教育|大山里的孩子们,音乐交织“奏出”快乐寒假】关注精彩内容
推荐阅读
- 大学|大数据“画像” 职业规划不迷茫
- 教育|人民日报: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业!
- 学生会|14日前搬走!香港城市大学收回学生会会址
- 教育|鼓励孩子每年学会1—2项生活技能
- 山东省|山东教育厅大中小学开学时间通知!这些学生开学时间推迟
- 高校|拥有6个一流学科,却连B类一流大学都不是,网友直呼不公平
- 双眼皮|“家教论说”之四十六:《家长要注重家庭教育导向》
- 一流大学|外国来华留学生每年超10万,除汉语外,他们还喜欢哪些本科专业?
- 退休|“退休了为啥不能补课”?老教师补课被举报,教育局的回应亮了
- 临床医学|山东大学和华中科大临床医学跻身“双一流”!中南大学继续落寞?